奥古拉斯成语网

首页 - 晋朝成语

  • 齿牙为祸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齿牙为祸 成语读音:chǐ yá wéi huò 成语解释:齿牙:比喻谗言。指谗言拨弄,造成灾祸。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初,献公将伐骊戎,人曰:‘齿牙为祸。’及破骊戎,获骊姬,爱之,竟以乱晋。” 成语造句:无 近 义 词:祸从口出 成语用法:作宾语;指祸从口出 成语繁体:齒牙為禍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彩: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龙肝豹胎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龙肝豹胎 成语读音:lóng gān bào tāi 成语解释: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潘尼传》:“厥肴伊何?龙肝豹胎。” 近 义 词:龙肝凤髓 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宾语;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成语繁体:龍肝豹胎 感彩: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:晋朝成语、龙的成语、豹子的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肝字的成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龙蟠虎踞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龙蟠虎踞 成语读音:lóng pán hǔ jù 成语解释:象龙盘着,象虎蹲着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特指南京。 >> 龙蟠虎踞的故事 成语出处:晋·吴勃《吴录》:“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,因睹秣陵山阜,叹曰:‘钟山龙盘,石头虎踞,此帝王之宅。’” 成语造句:龙蟠虎踞帝王州,帝子金陵访古丘。(唐 李白《永王东巡歌》) 近 义 词:龙盘虎踞 反 义 词:一马平川 成语用法:作宾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龙马精神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龙马精神 成语读音:lóng mǎ jīng shén 成语解释:龙马: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。比喻人精神旺盛。 成语出处:唐·李郢《上裴晋公》诗:“四朝忧国鬓如丝,龙马精神海鹤姿。” 成语造句:见那些大哥哥还在龙马精神地说话,她也听不出味道,就打了两个哈欠,悄悄溜了出来。(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九) 近 义 词:精力充沛 反 义 词:卑躬屈膝、低三下四 成语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用于祝词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麻姑献寿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麻姑献寿 成语读音:má gū xiàn shòu 成语解释:献: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。指祝贺寿辰。 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七:“麻姑,建昌人,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。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,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,为王母祝寿。” 成语造句:无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:晋朝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带姑字的成语、带寿字的成语、带献字的成语、带麻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: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黄发垂髫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黄发垂髫 成语读音:huáng fà chuí tiáo 成语解释:黄发: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;垂髫: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。指老人与儿童。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黄发台背。”晋·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垂髫总发。” 成语造句: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;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(晋·陶潜《桃花源诗并记》) 近 义 词:黄童白叟 反 义 词:稳如泰山、从容不迫 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默默无闻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默默无闻 成语读音: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:无声无息,没人知道。指没有什么名声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祖纳传》:“仆虽无无,非志不立,故疾没世而无闻焉。” 成语造句:现在不知道他怎样,久没有听到消息了,那默默无闻的原因,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。(鲁迅《华盖集·并非闲话(二)》) 近 义 词:无声无息 反 义 词:赫赫有名 成语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齿剑如归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齿剑如归 成语读音:chǐ jiàn rú guī 成语解释:犹言视死如归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列女传论》:“比夫悬梁靡顾,齿剑如归,异日齐风,可以激扬千载矣。” 成语造句:无 近 义 词:视死如归 反 义 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繁体:齒劍如歸 感彩: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:晋朝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高谈弘论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高谈弘论 成语读音:gāo tán hóng lùn 成语解释:弘:大。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。 成语出处:晋·袁宏《后汉记》第四卷:“尝疾俗儒高谈弘论,不切时务。” 成语造句:你最好不要在这样发高谈弘论 近 义 词:高谈大论 反 义 词:绝不轻饶 成语用法:作宾语;指指不切实际的言谈 成语繁体:高談弘論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彩: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魏颗结草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魏颗结草 成语读音:wèi kē jié cǎo 成语解释:表示受恩深重,竭力报效之意。 >> 魏颗结草的故事 成语出处: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,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,“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夜梦之曰:‘余,而所嫁妇人之父也……余是以报。’”见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。 成语造句:无 近 义 词:结草衔环 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高悬秦镜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高悬秦镜 成语读音:gāo xuán qín jìng 成语解释:秦镜: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。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。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,执法严明。 >> 高悬秦镜的故事 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:“(咸阳宫)有方镜,广四尺,高五尺九寸……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,则知病之所在。又女子有邪心,是胆张心动。秦始皇常以照宫人,胆张心动者则杀之。” 近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高情远致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高情远致 成语读音:gāo qíng yuǎn zhì 成语解释:高、远:形容高尚;情、致:情趣。高尚的品格或情趣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高情远致,早已伏膺;然一咏一吟,许将北面矣。” 近 义 词:高情远意、高情远韵 反 义 词:鹅行鸭步、低三下四 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成语繁体:高情遠致 感彩: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高自位置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高自位置 成语读音:gāo zì wèi zhì 成语解释: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。 成语出处: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二》:“狂生某者,性悖妄,诋訾今古,高自位置。” 成语造句:但是他又高自位置,目空一切,自以为他的学问,谁都及不了他。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0一回) 近 义 词:自以为是、高自标置 反 义 词:不牧之地、不毛之地 成语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高自标置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高自标置 成语读音:gāo zì biāo zhì 成语解释: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 刘惔传》:“温曰:‘第一复谁?’曰:‘故在我辈。’其高自标置如此。” 成语造句:只是为人却高自标置的很,等闲的人,也入不得他的眼,其学问便可知了!(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) 近 义 词:自以为是、高自标树 反 义 词:谦虚谨慎 成语用法:紧缩式;作谓语;指自以为是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骑虎难下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骑虎难下 成语读音:qí hǔ nán xià 成语解释: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。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,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,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。 >> 骑虎难下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今之事势,义无旋踵,骑猛兽安可中下哉。”唐·李白《留别广陵诸公》诗:“骑虎不敢下,攀龙忽堕天。” 成语造句: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,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  • 高下在心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高下在心 成语读音:gāo xià zài xīn 成语解释:高下:比喻伸和屈。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,采取适当办法。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。 >> 高下在心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天方授楚,未可与争,虽晋之强,能违天乎?谚曰:高下在心。” 成语造句:今将军仗皇威,掌兵要,龙骧虎步,高下在心,若欲诛宦官,如鼓洪炉燎毛发耳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)...

    2024-12-20 晋朝成语 0
网站分类